3月7日,药学院刘文教授课题组联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陈椿教授团队,在Molecular Cancer在线发表了题为“Long non-coding RNA LINC00680 functions as a ceRNA to promote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progression through the miR-423-5p/PAK6 ax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细胞和小鼠肿瘤模型揭示了LINC00680在食管癌中的促癌功能,具体阐明了LINC00680/miR-423-5p/PAK6调控轴在诱导食管癌恶性增殖和转移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分子机制。研究同时验证了靶向LINC00680的反义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ASO)在食管癌中的潜在治疗效果,为食管癌临床治疗转化研究提供了新的靶点。
食管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所有癌症中位居第六。由于食管癌进展快,易复发、治疗手段有限,食管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不到20%。因此,揭示调控食管癌进展的关键分子并阐明其作用机制将有助于发现有效的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以及相关靶向药物开发,为临床诊疗提供新策略。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不具备蛋白质编码能力的非编码RNA。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改进,越来越多的lncRNA被发现。进一步功能研究表明lncRNA广泛参与了多种生理病理活动,尤其在癌症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伴随着靶向lncRNA的药物开发的兴起,lncRNA在癌症治疗靶点中的应用前景成为前沿焦点。
研究团队首先通过对食管癌及癌旁正常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发现大量lncRNA在食管癌组织中异常表达。其中,食管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的LINC00680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特征和生存预后密切相关。细胞和小鼠肿瘤模型功能实验结果表明,LINC00680在食管癌中促进细胞生长增殖、迁移和侵袭。通过细胞定位实验发现,LINC00680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利用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PAK6(p21 activated kinase 6)是LINC00680的关键下游靶基因,并且其表达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呈正相关。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结合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证明LINC00680可以作为miR-423-5p的竞争性内源性RNA(competitive endogenous RNA, ceRNA),缓解miR-423-5p对PAK6的翻译抑制,从而促进食管癌细胞恶性增殖与转移。与此同时,体外功能实验证实靶向LINC00680的特异性反义核苷酸能够显著地阻止食管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且在小鼠肿瘤模型中有效地抑制肿瘤的生长,进一步验证了反义核苷酸的药物效能,为食管癌反义核苷酸治疗研究提供强有力的依据。这些研究结果拓展加深了对食管癌分子致病机制的解析,为推进食管癌分子诊断与靶向治疗以及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卫生教育联合攻关计划项目、福建省科技攻关项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等项目支持。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86/s12943-022-015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