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献礼:厦大药学院博士生发文Mol. Cell揭秘肥胖治疗新途径

发布者:张欧扬发布时间:2017-04-07浏览次数:3148

 

201746日,厦大药学院张晓坤教授课题组的最新成果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细胞》杂志子刊《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发表,揭示了从传统药用植物雷公藤中分离提取的雷公藤红素(Celastrol)调控代谢的重要作用靶点和机制,发现肥胖的潜在治疗方法。

肥胖会导致罹患一系列严重疾病的风险增大,包括II型糖尿病、心脏病、脂肪肝疾病、膝盖关节炎和某些癌症。目前国际上针对肥胖还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药物,无论是用药还是通过饮食和运动调节,患者平均减重仅百分之五。

雷公藤红素与青蒿素齐名,被《细胞》(Cell)杂志列为最有可能被开发成为现代药物的5种传统天然药用化合物之一。最近发现的雷公藤红素的超级减肥作用更使这一传统中药成份风靡世界。然而雷公藤红素具体的作用靶点不清、分子机制不明,一直阻碍了将其开发成为现代药物。

而张晓坤教授课题组最新发现,雷公藤红素能够结合于细胞核中的孤儿核受体Nur77,诱导产生特定的机理作用,清除损伤的线粒体,从而抑制炎症及肥胖等相关疾病。实验结果明显地看出,雷公藤红素有效地抑制了喂食高脂肪饮食的小鼠体重增加。

图一:雷公藤红素有效抑制高脂小鼠的体重增加

这一令人欣喜的结果,确定了雷公藤红素作用的特异性靶点及新型的分子作用机理,突破了天然产物转化为现代药物过程中的重大难题,为开发雷公藤红素的药用价值奠定了强而有力的理论基础,有利于推动炎症性疾病及肥胖治疗药物的开发。在调节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的孤儿核受体Nur77,将是治疗肥胖的潜在药物靶点。

课题组下一步的研究将深入探索雷公藤红素如何作用于线粒体而调控新陈代谢。研究发现雷公藤红素能使细胞对瘦素(一种抑制食欲、抑制脂肪细胞合成的激素)更敏感,因此课题组计划在大脑的食欲调控中心寻找孤儿核受体Nur77与瘦素信号的联系,同时也通过核受体Nur77作为雷公藤红素药用靶点这一发现,开发低毒高效的新型减肥药物。

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为厦大药学院博士生胡梦婕、古丽米然·阿里同别克及国家海洋局海洋三所林祥志研究员实验室的罗强,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福建省科技厅、厦门南方海洋中心的资助。论文题为“Celastrol-induced Nur77 interaction with TRAF2 alleviates inflammation by promoting mitochondrial ubiquitination and autophagy”(链接:http://www.cell.com/molecular-cell/fulltext/S1097-2765(17)30198-3)。

(洪昀  胡梦婕)

 

新闻背景:

雷公藤在我国多地均有分布,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广泛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在《本草纲目》等均有记载。从雷公藤分离所得的多种活性成分包括雷公藤红素和雷公藤甲素,对于治疗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等人类重大疾病均有显著作用,已成为国际药学研究聚焦的前沿课题。雷公藤红素与青蒿素、雷公藤甲素、辣椒素和姜黄素,被《细胞》杂志列为最有可能被开发成为现代药物的传统天然药用化合物,2015年《细胞》杂志报道了雷公腾红素的超级减肥作用,更使这个传统中药成份风靡世界。

线粒体是细胞内制造能量的主要场所,有细胞“能量工厂”之称。新近研究揭示线粒体在细胞能量代谢、细胞死亡、免疫和炎症等众多生物学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损伤的线粒体如果无法得到及时清除,将引起细胞稳态失调,导致肿瘤、衰老和众多炎症性疾病的发生进展。因而,靶向线粒体损伤是当今药物开发的国际热点之一。张晓坤课题组长期聚焦这一重要的科学问题,相继在《科学》(Science, 2000)、《细胞》(Cell, 2004)和《癌细胞》(Cancer Cell, 2008)杂志上报道了孤儿核受体Nur77调控线粒体功能的作用及相关机制,为开发靶向线粒体的新型药物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发现途径。

张晓坤教授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揭示了Nur77作为雷公藤红素的直接靶点,介导雷公藤红素清除损伤线粒体,抑制炎症反应达到治疗炎症性疾病的功能。这对加速实现雷公藤红素这一热门天然传统药物的现代化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不仅揭示了Nur77是雷公藤红素发挥其强效抗炎生物学功能的特异性靶点;同时也阐明了雷公藤红素新型的分子作用机理,突破了在天然产物转化为现代药物过程中所面临的没有靶点以及作用机制不清楚这一重大难题,为开发雷公藤红素的药用价值,为治疗炎症性疾病包括肥胖奠定了强而有力的理论基础。对于推动雷公藤红素成为符合现代医学要求、安全有效的现代药物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图二:机制信号通路模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