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身边人丨勇敢起舞吧,维吾尔族姑娘

发布者:张欧扬 发布时间:2014-11-06 浏览次数:

人物名片布阿提坎姆・艾萨,药学院11级本科生,维吾尔族姑娘。2014年省级“三好学生”获得者。略懂多数球类运动,药学院女篮队员。马研班学生。

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会跳舞不一定能唱歌呀

如此近距离接触一位维吾尔族姑娘,总会情不自禁想要请她跳起一段新疆舞。布阿提坎姆・艾萨同学认真地回答了“哈密瓜是一个叫哈密的地方产的瓜”、“葡萄和提子有很大的差别呀”、“我们从学校回家,要坐大概一个星期的火车吧”,笑了笑她说:“我们确实从小就会接触舞蹈呀,小学的时候有什么活动也会跳舞,节日庆典的时候也会跳舞,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歌善舞,我就是五音不全的那种人呀”。

布阿提坎姆笑谈,这长达七个字又有些拗口的名字,曾经在课堂上带来一些欢笑。“有些时候老师念的拗口或者停顿地方不对,我的同学就会说,叫阿布就好了”。同时阿布表示,这样的名字其实不算长,有些维吾尔族男生的名字,翻译成汉语可长达十一个字。而她名字的维语发音,是非常清脆流畅而小编发不出来的几个音节。看着小夏吃力地尝试却连音都发不出,阿布笑着解释“我们的语言有32个字母,有些音你们很难发出来呢”。

古尔邦节是新疆地区少数民族的三个重大节日之一,和春节类似。而过去的三年里,古尔邦节都和学校上课时间重合,无法回家和家人一起过节固然遗憾,“不过我们在这里也有过节,学校会安排一场午宴给我们,很照顾我们的口味,学校领导也会过来讲话什么的”,这只是在翔安,而在本部,可能会更盛大一些。

阿布说她有时候会想念家乡的水果。有一次她在学校超市买了哈密瓜,“那个味道和记忆中的完全不一样”,她兴致勃勃地讲述家里种的提子,提子成熟时可以和家人一起一边摘一边吃。“暑假的时候,我们那边会产桃子。那种桃子和你们知道的油桃、水蜜桃、蟠桃都不同,特别甜而且保存期限很短。桃子销路很好,也有一些我们留着自己吃。”说到烤全羊只是盛大节日才有的美食时,阿布的思绪似乎跃过了将近五千公里的距离,回到了家人的身边。

还有很多人更适合得到这个奖

被问及来到学校之前是否担心自己会不适应厦门的气候、生活习惯,会难以融入周围众多的汉族同学,阿布腼腆地笑了,说其实没有。来到厦大之前,阿布曾经离开家乡四年,在杭州一所高中就读新疆班。采访过程中阿布数次提到这个“新疆班”,这里是她梦想的起点,也是她自信和努力的力量源泉。

阿布是今年荣获省级“三好学生”的唯一一名少数民族学生。对于这项荣誉,她却说“交了申请表之后,我觉得和其他人相比,我并不够资格得到这个奖,我也和辅导员说了。最后得奖的时候我觉得很意外,也觉得还有很多人比我更应该得到这个奖”。阿布坦言自己并不是“学霸”:“其实我非常羡慕我们班一位同学,他平时不怎么上课,只靠自学就能取得很好的成绩。我就是那种自学能力比较差的人,所以才需要格外努力”。

阿布也的确从始至终都在努力着,并且也成为了同学心中的榜样。高中就参加过党校培训的她,进校后表现突出,不到一年就成为了全年级第一批入党的同学。不论是入党前还是入党后,她始终想着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尽己所能帮助同学,做些有意义的事。怀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浓厚兴趣,阿布也成为了学院第一批参加学校“马研班”的学员。她说,在马研班里,认识了很多其他学院的优秀同学,最初总觉得自己他们差距太大,但是每月一次的理论学习以及其他课外活动,到最后的井冈山暑假社会实践,一路走来的同学情谊最终战胜了自我焦虑。她也和那些优秀的同学成为了好伙伴。她说,跟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进行社会实践,一起手拉手肩并肩走完“挑粮小道”,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一种亲人间暖暖的感觉。

阿布的家乡,新疆喀什的农村,由于高中在近几年才得到普及,很多村民,包括她的父母、兄长和姐姐,都是读完初中之后回家务农的。他们也曾想让阿布在初中毕业后和家中其他人一样,但是阿布坚持要继续读下去。经历了初三一年的刻苦努力,阿布得到了宝贵的前往杭州就读高中的机会,而等待她的,是更加辛苦的四年高中生活。

小学三年级时,阿布就读的学校已经开设了汉语课,但那时年幼的她只把汉语当成一门课程,并没有想到这门语言在她日后的生活中如此重要。“初中的时候,就只会讲汉语,但是不认识嘛,只能死记硬背。到了高中,老师很严厉,我们当时暗地里有怪过他,但是现在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而大学初始,药学院繁重的课程与相对较难的科目也给阿布带来不小的压力,经过之后的努力,虽然成绩已经很不错了,阿布却并不满意,她认为自己的成绩远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他们可以做到的,我也可以”是阿布在灰心泄气时用来鼓励自己的话。

千里迢迢来报到,温暖释怀了内心的恐惧

回想起四年前来厦大报到,阿布说起来还历历在目。由于四年高中生活有了单独出远门的经验,加之父母兄长都不会汉语,担心他们返程路上会状况百出,阿布只让父亲和兄长送自己到喀什,便只身一人前往厦大报到。在到达西安前,阿布觉得和之前前往杭州一样,并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但是到了西安火车站,人来人往中无从分辨好坏,她感到有些害怕,“而且那时候还没有买到票,就特别怕。买到票之后就一个人捏着票,在候车室那边守着行李寸步不离地等着”。

到达漳州校区之后,阿布找到了药学院的迎新点,迎新的学长学姐十分热心,还有一位让阿布觉得很奇怪的陌生人过来,仿佛查户口一般问阿布各种问题,比如家里几口人、几亩田。三年后的今天,阿布提起这件事,嘴角还挂着笑:“当时真的觉得很奇怪呀,不过后来知道了那是我们的辅导员,他真的对我们很好”。

大学初始,也会被同学问及“你们要坐多久的火车过来”,“你们那边是不是都是草原”或者“你们是不是都骑马上学”之类的问题,久而久之,大家似乎也习惯了这样的学习与生活。“高中那个时候,学校把我们和当地的学生分开,一个班都是新疆的孩子嘛,除了运动会或者其他大型活动,接触不到汉族的朋友”,提起大学时期的团课活动,阿布神采奕奕地描述大家带着很多零食和水果,“一边吃西瓜一边做活动,特别有意思又温馨”。班级聚餐等活动,组织者也会照顾包括阿布在内的少数民族同学的饮食习惯,有些时候汉族同学不太习惯清真餐厅的饮食,阿布则会选择和班上其他少数民族同学一起共进午餐。说起集体活动,运动似乎也为阿布开了一扇窗,乒乓球、羽毛球、排球和篮球,阿布都略懂一些,在学院女篮队和同学们一起练球、打比赛的时光,在她眼中分外美好。

我是抱着考研的心态来念书的,但现在,有些事情更重要

已经步入大四的阿布,和许多人一样对自己的未来既憧憬又忐忑。同宿舍的室友一个已经保研,每天在实验室忙碌;一个打算考研,几近熄灯才回到宿舍。“其实一开始,最初进入大学的时候,我是抱着一定要考研的心态来的,所以花比较多心思在读书上”,但是现在,她的想法有些不同了。“虽然目前看来留在厦门工作会有不错的薪资待遇,但是家乡的发展潜力巨大,其实我不是很在意薪酬,能够离家里近一点,对我来说更重要”。

毕业选择工作放弃申请保送,并以“离家近”为标准来找工作,这些对阿布来说有特别的意义。改变的开始,是大三暑假回家,“我发现父母真的老了”。父亲因为早年的摩托车事故而患有脑震荡,加之年事略高,健忘等症状也开始出现。家中的兄长、姐姐也都已经成家,虽然仍旧住在同一个村子里,却无法时刻陪伴两位老人。“回到新疆去工作,在喀什当然很好,只要一个小时就可以回家,就算是在乌鲁木齐,回家的时间也比现在短许多”。长达八年背井离乡求学之旅,也许不会就此结束:“如果可能的话,我想工作的时候准备考研,最好能够考到乌鲁木齐那边的学校去”。

在厦门读书的四年,家人并没有过来看望过阿布,而每年假期有限,加上回家长路漫漫,阿布陪在家人身边的时候少之又少。提到毕业的大搬迁,“我看着当年装行李的箱子,那么大,我实在想象不到那时的我是怎么做到的”。大学四年带给阿布的,不只是所学繁多复杂的专业知识,也让她成长为一个有理想、有责任心、敢担当的人。“如果可能的话,当然也希望能够建设家乡,让家乡更多的孩子有走出来看世界的机会”。

“你知道那么一种感觉,我用我们民族自己的语言可以表达出来,但是你听不懂,我翻译成汉语,它又丧失了原本的味道。”阿布的眼角有浅浅的皱纹,这个和我们年龄相仿的维吾尔族女孩,又腼腆地笑了:“我告诉你,你不要告诉别人哦。其实我高中的时候很怕念大学,现在又是,在读大学很怕去社会上工作”。谦虚善良又优秀的维吾尔族姑娘呀,请不要害怕,也许未来的路漫长且崎岖,但是经过泥泞荆棘,总会有一片田野,可以让你翩然起舞。勇敢向前吧。

(厦门大学宣传部新媒体中心 曹钰琰 黎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