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治香团队与合作者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放射-光动力肿瘤治疗策略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5-04-22 浏览次数:

近日,厦门大学药学院陆治香团队、公共卫生学院刘刚教授团队与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核医学科李靖超研究员团队合作,成功开发了基于耦合三重态能量转移(TET)途径的放射-光动力治疗新策略,并设计了一种镧系纳米颗粒(LnNP)-聚集诱导发光(AIE)光敏剂复合体系,旨在通过充分利用辐射能量和高效能量传递实现肿瘤放射-光动力治疗的增效。相关成果以“A Lanthanide Nanoparticle-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Photosensitizer Complex System Drives Coupled Triplet Energy Transfer for Enhanced Radio-Photodynamic Therapy”为题,在线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杂志。

切伦科夫光能够作为诱导光动力疗法的内部激发光源,解决激光穿透的局限性,在实现放射诊疗与光学诊疗的无缝集成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然而,其诱导光动力疗法的有效性因切伦科夫光强度低及供体-受体之间的能量转移不足而受到严重制约,目前仍待进一步的探索和优化。

鉴于此,研究团队设计合成了新型AIE光敏剂(TQ)与辐射吸收效率优化的LnNP组成的杂化体系。作为高能辐射“转换器”的LnNP可充分利用β/γ射线和切伦科夫辐射的多种形式的辐射衰变能量,并通过耦合TET的高效能量传递过程直接实现TQ分子的三重态敏化。该体系可在临床核医学显像核素18F的激发下显著抑制肿瘤进展。

该研究工作通过实现辐射能量高效利用和能量“增效减损”传递的双重创新设计,为高效放射-光动力治疗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厦门大学药学院2024级博士生安一博为论文第一作者,刘刚教授、陆治香副教授和李靖超研究员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项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4c18033